张珍尤:我的家乡

中国文化网-网络文化工作网 rwddl8 2021-09-29 09:30:00
浏览

  

 

  张珍尤(四川西充)

  

 

  

 

  我出生在一个叫石牛山村的地方,它是因高山上石隙中隐约可见的一块牛石头而得名。我们村子不大有38户人家,100多口人,距县城30多华里,乡被行政区划调整现已撤销。没有什么产业,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精耕细作从地里淘金,供一家人生活所需、供孩子上学、供人情世故。补贴的办法就是养鸡鸭、家家养猪,我们那地方流传着“穷不离书,富不离猪”的习俗。但这些牲畜污染环境一走拢阵阵恶臭扑鼻而来。住的都是木结构的房子参差不齐,且大都是祖辈遗留的,破破烂烂。如果有人添置一两间新房都认为是有能耐的人。家中没有电,更没有现在能使用的天然气,只用煤油灯,油还是凭票供应。放学后回家就要做作业怕晚了用油。村中的小路全是沙土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下了小雨倒还好,要是下倾盆大雨到处都是水坑泥泞得很。记得我家隔壁二娃上学就不慎摔倒,诙谐的老师给他换衣服时还编了顺口溜“下雨天路真滑,二娃成了泥娃娃”,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二娃却尴尬的站着手脚无措,那种场景至今我还历历在目。虽然离家几十年了,但儿时的记忆始终让我难以忘记。

  

 

  再看现在的村子,经过大跃进人民公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变迁给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乡亲们不但解决了温饱而且步入了小康水平。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又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2015年提出用5年时间到2020年实现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清零,确实做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今天家乡的变化真是天翻地覆。一条条宽广的马路在村边纵横交错,一条通向县城、一条通向村委会,还有一条乡村机耕道。路边装上了灯笼式的路灯,一眼望去就像两排训练有序的士兵整齐、笔直。它既有城市的文明,又有古朴的乡村田园特色,完全可以和亮丽的城市比美。一栋栋二层小楼错落有致排列在古老的乡村里,厕所、厨房、卧室、阳台、花园自留地齐备。自留地有人种花,有人种菜,有人养鸡,有人开办农家乐,五花八门各有特色。夜晚家家灯火明亮,电视机传出的歌声、笑声在夜空中久久回荡。儿时游泳的山弯塘,坝上已让扶贫项目装上了造形别致的不锈钢栏杆。警示牌提示人们“夜晚请勿靠近,小心落水”。昔日的水沟现已变成了小河,两边已用石头砌得整齐有序宽了亮了。

  

 

  溪水清澈见底缓缓流向远方。河边的垂柳大风一吹随风摇曳婀娜多姿,不时发出一阵阵响声让人心旷神怡。山上由于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树木郁郁葱葱;有柏树、青杠树、桦树、松柏、灌木等等。还有零星的香樟树、野菊花、沙棘,春天万物迸发美不胜收。置身其中深深吸一口新鲜空气沁人肺腑,让你真正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村委大院更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夜晚15米高的LED灯把广场照得透亮。清洁工不辞辛劳时常保持它卫生干净。大大的舞台后中央高高飘扬着党旗和五星红旗。村上都拉上光纤,可以玩电脑、手机、抖音、微信,还可以网上卖货。有农家书屋、治安室、小学校、社区医疗站、小卖部兼收快递,场边有健身器材。晚上三三两两的人群聚集在一起,自带音响翩翩起舞。重大节假日广场有文化下乡演出、慰问演出等等。它也是村上开群众大会的场所,坝坝宴、婚宴场所。

  

 

  当然人们不会忘记这是西充县电力公司响应党的号召认真扶贫,委派**书记带领乡亲们真抓实干的结果。就连空置的山地、坡坎也种上了经济林柑桔、桂花树等。孩子们考上大学村上给予现金补助1000元。还搞了“怎样建设好家乡”的征文活动,鼓励在外务工的乡友、大、中专、高中学生投稿,一等奖3000元……鼓励奖100元。最近又在酝酿无人机种水稻项目、蚕桑项目。相信我的乡亲们幸福生活会越来越好。

  

 

  家乡与全国乡村一样,年轻人、有技术的人、怀揣梦想的人走出了大山融入了城市,但他们也是听党的话,通过进城就业和收入的改变,使他们能有尊严地参加和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分享城市的现代生活,减少城市差距。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好转、设施的完备、政策的落实,一大批热爱和眷恋家乡的有识之士会把他们的技术、经验、资金、人脉投入到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把家乡建设得更加漂亮、更加美好。我的家乡平淡无奇,没有奇山异水,没有天然资源,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灯光斑斓,但我的乡亲们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有忠厚淳朴勤劳的品质,有决心改变家乡面貌的双手。他们听党的话、跟党走,在党的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实干苦干,把昔日贫穷的乡村变成了宜居、宜活、宜干的人间天堂。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带领我们百年奋斗的中国共产党,没有它就没有我家乡现在的一切,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生活。

  [作者简介:张珍尤,50后,四川省西充县作家协会会员。大专文化,当过知青,一直从事文秘工作。曾先后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多篇。其中《父亲轶事》《尊重是爱情的保鲜剂》在征文中获二、三等奖,论文《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会计》获西南地区论文评比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