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千秋伟业 恰是百年风华——著名书法家陈建新专题报道

中国文化网-网络文化工作网 rwddl8 2021-04-20 17:09:24
浏览

  摘要: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百年来,党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特推出百位艺术名家献礼党的百年华诞。让我们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陈建新先生所创作品疏密有致、沉雄苍劲,简约有神、厚重大气,吸收各家所长,形神兼备,功力深厚,宁静的气场,火热的能量使人心旷神怡,赏目悦心。已形成自我独特的艺术风格,极具时代特色,是当今书法界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现推出先生的精品力作,以飨读者。

  .

  .

  

 

  .

  .

  陈建新,浙江温州人,1987年毕业浙江大学。中国当代诗人,收藏家,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顾问,国家高级书法师,非遗(书法)高级传承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宾礼艺术家,中管院书法高级指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协会员,中国人物界新闻网顾问,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艺术顾问,中国人民艺术网顾问,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水墨丹青书画院会员。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国策智库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理事副秘书长,《新文艺》杂志编委;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专业委员会理事,客座教授;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书画专家,《中华国粹》杂志编委;华港书画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互联网联盟艺术总监,副主编;国际名人百科外联部主任; 孔子美术舘签约艺术家,收藏天下全国数字电视频道栏目学术指导与特邀艺术家。东方兰亭诗社理事,东方诗人协会副主席,东方收藏家协会副主席,东方文明传播会副主席,兼任总会管理委员会委员。

  .

  .

  

 

  .

  .

  陈建新幼承家训,天资聪颖,品学兼优,酷爱书画艺术。在大学就读期间得到当代著名书法家马世晓先生赏识收为入室大弟子,在马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接受系统书写训练。修习历代名家碑帖,经过近四十年的刻苦钻研,不懈努力。目前己精通真、草、隶、篆各种书体且擅长行书,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已的独特风格。结体严谨,章法规矩,字体飘逸俊秀而不失凝重,笔意抚媚而内含筋骨,运笔灵动而不失势,刚柔兼济。下笔婆娑,百势横生,萧散秀逸,骨力中涵,在使转顿挫间现正侧藏露之娴熟,于疾徐纵横时抒胸中逸气之豪迈。浓墨处见厚重、凝练,淡墨处之"飞白″随出则有笔断意在,秀雅萧疏之神采。其书法作品深得业内人士好评并收藏,多幅作品版权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

  .

  

 

  .

  .

  书画作品入编《中国美术选集》,书法作品入编《世界艺术家大辞典》《新时代四十年40家书画作品选》,《中国艺术大家典藏》,《联墨薪传书法优秀作品选》,《中国美术70年》,《新中国美术图鉴》,《世界华人艺术名家收藏年鉴(典藏集)》,《中华联墨宝鉴》,《百年百家》,《名家档案》,刊登《中国民族博览》,《中国书画家报》,、《书法报》…。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2017年被评为中国好品牌影响力书法家,中国年度骄傲人物。2018年荣获改革开放40年功勋艺术家,人民艺术家,"华夏品牌2019新年书画展十大书法名家。2019年被评为"艺术功勋人物","中华联墨艺术联墨双优人才",2020年荣获“聚焦两会国际书画艺术创新人物”,"人民心中的大师","一代名家”,“全球各界贡献人物《年度之最》”,2021年全国两会官方重点推荐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同时录入全国书画大师数据库,书法作品入编国宝档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