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坛传记——许晓俊
许晓俊
1969年1月生。现任西泠印社出版社教材中心主任、宁波分社负责人、《中国篆刻钢笔书法》杂志主编。主编和编著的著作、字帖459种,2014年教育部审定通过国家书法教材《书法练习指导》(3-6年级毛笔)撰稿人、执行主编,河北省、四川省书法教材《书法练习指导》(7-9年级毛笔)执行主编,浙江省《写字》教材(1-2年级硬笔)(2019年浙江省教育厅审定通过)主编。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校园文化分会副理事长、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副主任。
书法获奖
毛笔小楷作品获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中国书法家协会)
刻字作品获
第九届全国刻字艺术展优秀作品奖(中国书法家协会)
硬笔书法作品在国赛中获
第五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一等奖(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
第六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特等奖(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
第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特等奖(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
书法入展
毛笔篆书作品
入展全国首届篆书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毛笔行书作品
入展西泠印社首届中国书法大展(西泠印社)
毛笔草书作品
入展西泠印社手卷扇面楹联书法展(西泠印社)
毛笔行草作品
入展第二、三届中日书法展(西泠印社)
毛笔隶书作品
入展第三届全浙书法大展(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其它学术研究成果
1、主编和编著的著作、字帖459种
2、选题策划、责任编辑、特约编辑的图书800种
3、装帧设计图书200余种
4、研发出用手工制作加工的书写工具书法钢笔、蘸笔、竹笔、木笔等1600余种,
5、为各大博物馆高仿真复制书画作品1400余种。
图书编辑出版奖项
1、获第十八届优秀美术图书“金牛杯”银奖
2、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暨评奖入选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
3、2004年4月获浙江省版协第20届优秀图书装帧设计封面设计一等奖、图书编辑二等奖
4、2004年10月获第三届华东书籍设计双年展封面设计二等奖。
至乐无声是编辑
秋天
用一种称谓很难定义许晓俊,你说他是硬笔大家吧,获得第六届、第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特等奖,但他的毛笔书法获得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你说他是编辑吧,至今选题策划、责任编辑、特约编辑装帧设计的图书已逾千余种,但他主编和编著的著作、字帖达到了459种。你说他是书法教育家吧,他是教育部审定通过的国家书法教材和写字教材的主要撰稿人、范例书写、执行编委、主要修改者;但他又似乎像个匠人,研发出用手工制作加工的书写工具书法钢笔、蘸笔、竹笔、木笔等1600余种,为各大博物馆高仿真复制书画作品400余种。尤为重要的是,近二十年通过对书法基础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已研发和创设了幼小衔接、幼儿小学中学硬笔毛笔等十几个课程体系。所以,大家索性喊他许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长者们喊他“晓俊”,俊者,秀逸俊朗也,晓者,不过五十出头而已,我自岁月走过,岁月已染我霜迹。
莫道春行早 更有早行人
2021年刚开年,一条重要的新闻就吸引了大家眼球。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换届会议在北京举行,产生了新一届的理事会成员、副理事长等81人,许晓俊当选为副秘书长。
莫道春行早,更有早行人。五十刚出头的许晓俊,人生的一半时间,是图书编辑、书法创作、书法基础教育研究、书法教材编辑中度过的,用汗牛充栋来描述也是有过之无不及。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作家路遥曾经写过一本书《早晨从中午开始》:“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许晓俊的早晨,每天几乎都是从清晨四点钟左右开始的。起床后的两个小时,是许晓俊最幸福的自主时间。他似乎不断在行走和奔跑,越过平原攀过高山,学无止境,唯有上下求索。他坦言:“在众多工作之中,花在个人创作上的时间最少,能利用晨起练上一两小时已是奢望。个人参加比赛展览少了点,不过编书的过程是重要的学习,工作就是学习。读帖也很重要,中国所有碑帖的释文至少核校了两遍,所有书论翻读了几遍,这些尽管是工作需要,同时也是开阔眼界、积累知识的过程。编、校名家的书稿,更能学到知识,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
从2014年起至今,许晓俊在西泠印社版书法教材使用的20个省、95个地区、673个县市区开展了374场不同书法专题讲座,共培训15.7万人次。这是2018年8月份许晓俊的出行表:8月21日,广西玉林,培训对象是玉林市义务教育阶段六年级书法学科的500人骨干教师;8月22日,广西贵港培训贵港市全体小学书法学科教师和教研员;8月23日在广西北海,培训北海市、防城港市全体小学年级书法学科教师和教研员550人……十一天时间,许晓俊马不停蹄去了五个省给老师们做培训。
人生的旅程大抵都百感交集,在行走的路途上,最难能可贵的是一直保留的初衷和澎拜激情。从1996年担任西泠印社社刊《西泠艺丛》编辑开始的,许晓俊的研习转向毛笔书法、篆刻为主,2000年后研究书法基础教育。针对如何普及写字教学,许晓俊开发了小学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跟踪研究,一做就是六年。从一年级跟踪到六年级,对每一个学生写字本和语文作业进行分析,逐步确立了规范汉字书写课程体系的研究方法,2020年终于写成《规范汉字书写课程标准》的初稿。并且,从2007年开始对社会书法培训机构教学进行了几百个点的广泛调研,研发了幼小衔接、幼儿小学毛笔、小学中学硬笔、成人行楷、女子书法、老年书法等12个课程体系。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外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教育的本质是点燃和唤醒生命的潜能。作为一个书法教育研究学者,许晓俊内心有着强烈的责任和情怀,对书法基础教育和书写实践研究了近20年。经常有家长对许老师说:“我的孩子在杭州就读最好的高中,但是他的书写实在又慢又潦草,真担心影响高考。”“许老师,现在高考语文是150分了,作文60分,我们别的成绩都好,就是担心书写扣分。”“我们小的时候学过书法,慢慢写还可以,怎么在作业上一写快就像鬼画符呢?”凭心而论,目前我们书法基础教育中练书法和作业考试书写,存在着普遍脱节的现象,学生们练归练,写归写,在书法培训班上慢慢写都没有问题,一到考试和作业的实际运用,字就写得缓慢或潦草,影响卷面得分。
从2005年开始实践,许晓俊老师共进行了6000多学生人次免费教学实验后,创设了一套完整教学体系,在保证每小时1500字的书写速度下把字写的规范、端正、整洁、美观。2015年开始,许老师又着重研究书法教师培训模式,解决《中小学书法教育大纲》中规定的技法教学如何培训,书法文化如何渗透,特别是针对50个人左右的大班化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创新了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有效模式。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富春江上折屏 高山景行求索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桐庐是浙西古县,留下数千首广为流传的历代名家古诗词,拥有“唐诗西路”之称。因东汉隐士严子陵隐居于富春江,历代诗人和名人雅士,无不用诗盛赞严子陵。范仲淹在《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中写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许晓俊出生于桐庐一个秀美的山村,那一带记载是严子陵明代后裔隐居地。小山村虽地处偏僻,但一向重文习礼。父亲是小学校长,写得一手好字,家里的箩筐、谷仓、橱柜等等,都有父亲写的毛笔字。每到春节,父亲给别人写春联,四岁的许晓俊耳濡目染,从小就开始启蒙练字习文。
风的手,会在荒野里弹奏琴弦。兴趣,是心中最华美的红地毯。当年少的许晓俊行走在漫长的求学路上,不知道儿时的兴趣和磨练,已然成为内心深处的召唤。
初次接触许晓俊的人,总有一份恍惚,眼前这个儒雅俊秀,沉稳庄重的老师,亦书法家亦创作亦编辑更精书法教学研究,但更不为人所知的是,他还是一位在硬笔书写工具制作和书画复制上的行内名家。
中国武侠里有个说法叫做“人剑合一”,说的是剑修者的一种境界。人既是剑,剑既是人,剑随心发。钢笔,就是一名硬笔书法工作者的武器。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和《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文规定小学1—2年级使用铅笔,三年级开始使用钢笔。许晓俊对硬笔书写工具的研究,追溯到三十年前求学期间。用钢笔临毛笔字帖,临一本字帖,制作一支钢笔,经常把钢笔弄坏,又把钢笔修好。后来索性批发钢笔尖来,琢磨把笔尖加工成各种造型。折腾了上万只笔尖之后,他总结出十多道复杂的程序。渐渐地把临帖和做出不同风格的钢笔当成乐趣,一时名声斐起。
工作后,许晓俊对笔的痴迷不减。中国书法有浩如烟海的碑帖流传,每一种风格都有一支不同的钢笔,或写一寸见方的字,或写到比米粒还小的微书。每本帖不一样,每支笔各不同,许晓俊犹如蛟龙入海,一边加工一边临写,写着写着,笔法自然精到,临着临着,古帖的字形结构刻入脑中。时间一长,创作便游刃有余,水到渠成。1992年获第五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一等奖,1995年第六届、1999年第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特等奖,八年时间,许晓俊就站到了中国硬笔书法最高奖台上。江湖上朋友送他一雅号:“江南笔王”。
2011年6月1日,被誉为中国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曾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在台北正式合璧展出。这穿越360余年的惊鸿一瞥,创造了中国书画史上光辉夺目的一瞬间。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各大博物馆展出的古画仿真书画,里面有许晓俊的手笔。
许晓俊在2007年就曾躬耕研究复制技术,一批仿真书画的成功研发,让古代书画高雅艺术的就是堂前燕,能让寻常百姓在博物馆大饱眼福。其间的艰辛可想而知,调一张图的颜色有时要花15个小时左右,最多的要试样8次,呆在印刷机台上最长时间是八天七夜没有回家。不断的打磨、推翻、构建,每一次失败是向成功的接近,涅槃之后必有新生。许晓俊和团队在十五年前,就用宣纸在海德堡四色机上完成了印刷复制技术,比日本用特种纸完成的书画复制,迈进了一大步。迄今为止,许晓俊为各大博物馆高仿真复制书画作品已超过400余种。
在书法图书编辑方面,许晓俊在十几年前就创新了图书的装帧与展示形式,直立式碑帖(2006年获国家专利)和摊得平的字帖均属首创。与印刷厂共同研发了利用装订机制成折页图书,提高了艺术类图书印刷质量,并且对前期拍摄、电分、调色、油墨、印制、装订、纸张、工艺等,均有多年深耕。
如果用沈从文的话来表述,或许就是:“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编过许多书,教过许多人,在正好的年纪爱上了最值得做的事情。
太羹有味乃图书 至乐无声是编辑
有这样一本书,在国内硬笔书法字帖界是一个传奇。一是从1998年7月以来到现在,经历了50多次印刷,销售数量已经达到百万册。二是20多年来这本书没有涨价,还是人民币9.8元。三是这本字帖的读者,已经拥有两代人的粉丝,大家对它还是拥趸赞誉有加。
这本书就是西泠印社出版社在1998年7月出版的钢笔临历代名帖系列之一《灵飞经笔法及其特点》,由许晓俊编著。当时,年轻的许晓俊才刚满三十岁。
书法和教育界的很多朋友遇到许晓俊,都会说:“哎呀,许老师,年轻时候我就在临你编著的《灵飞经》,现在我孩子也在学这本字帖。孩子学校里用的写字教材也是你写的,我们两代人都是你的粉丝。”
行走在艺术的道路上注定是孤独的,书从疑处方成悟,文至穷时自有神。许晓俊一直从事规范汉字书写的研究。他时刻洞察书法教育界的动态,早在2003年,由许晓俊撰写,西泠印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同步字帖》(1-12册),成为浙江第一套系统教学规范汉字的范本。同时各地重视书法或写字教学的教研员,都会把该书当作语文老师书写能力提升利器。
2013年,教育部在全国下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2014年12月,由西泠印社出版社编写的小学义务教育三至六年级教材《书法练习指导》通过教育部审定,在全国投入使用。回想这段经历,许晓俊至今还记忆犹新。
当年5月份,许晓俊接到出版社编写书法教材的任务后,经过两个月在封闭环境下的日夜耕耘,终于写出了四个年级8册的初稿,经专家会议审核后提出了修改意见。之后,许晓俊又被封闭在宾馆几易其稿,10月份终于通过了出版社内部的第一次审稿。在出版社整个团队的努力下,在主编刘江、副主编江吟、李刚田、王冬龄的指导下反复打磨、修订,终于在12月份通过了教育部的审定。随后是教师用书的编写与PPT课件的制作及视频教学的拍摄,这一干又是两年,其中还要参与推广与教材培训工作。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许晓俊笑言,终于体会伍子胥一言白头的感觉了。
若论难度最大的一次创作,当数2017年11月接到的完成《中国共产党章程》抄写本任务,时值十九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章的(修正案)》,创作时间只有一个月,2018年1月份出版。手抄本要求毛笔小楷简化字横写,2万多字的大体量。书写量不是最大难度,关键是前后风格要统一,而且是横写。传统毛笔小楷书法碑帖均为竖写,其重心分布方法很难在横写中应用。许晓俊思考再三,从陆维钊先生横写毛主席语录作品中得到启发,横中线对齐原则非常重要。通过这次创作,为实用硬笔横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没有一条道路是相同的。王国维说过:古今之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境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明窗数编在,长与物华新。水打山崖,风过林海。躬逢一个朝气蓬勃的伟大时代,我们对这个时代期许每一个梦想都繁花似锦、天地常新,时代也会对这个正在逐梦的奋斗人致意:“你好,许晓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