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修京簧竹刻第四代传人的艺术生涯

中国文化网-网络文化工作网 001编辑 2021-10-09 15:34:50
浏览

  认识王乐修大哥是在2019年5月他的京簧雕刻艺术馆。时隔三年,今年10月2日,机缘又让我们重逢。

  乐修大哥比我年长1岁,65年出生,是雄安新区雄县张岗人,号雅斋主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簧竹刻》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河北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雄安新区雄县京簧竹木雕刻艺术馆馆长。

  

 

  王乐修在创作

  京簧竹刻,出在清代宫廷,名为竹簧、文竹,乾隆年间最为盛行。竹簧的制作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工艺,往往需要十几道工序,竹簧的材料是用毛竹、楠竹,去其外皮,刮去竹肉,留下毫米左右的竹内层叫竹簧,将其竹簧片晒干后粘贴二至三层在各种形状的木胎上,因材而异,采取一色和分色进行雕刻。雕刻风格,融合了传统文化与宫廷吉祥纹饰韵味,雕刻图案有彩花如意、方夔、连瓣勾莲、回纹、雷纹、蝉羽纹、山水人物和花鸟等。

  

 

  钟馗

  

 

  双瓶

  在雕刻技法上将绘画、书法、烙画、拼嵌、彩绘、牙雕、法郞彩等工艺巧妙结合,在象牙般色泽簧面上雕刻出淡雅宜人图案,是汉族特殊的竹雕工艺。竹刻作品打破了竹子原材料的局限性,可方、可圆、可扁,器物完美,衔接紧密,接榫斗角,毫无榫迹,天衣无缝,雕刻精细,古朴文雅,栩栩如生,充满着抒情的诗意和祥瑞的色彩,给人以沉稳、文雅的视觉美感,具有极高的鉴赏、艺术、教学、传承和收藏价值。

  

 

  文房用品

  经过深入的交流才得知,乐修大哥祖上与京簧竹刻有着一段割不断的生死情缘。据他讲:在晚清之际,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京城大乱,宫廷竹簧艺人流落京畿,落魄到雄县张岗村,是他的祖父王庆田收留了这位艺人,艺人出于感恩,把竹簧技艺传给了他的祖父,至此他们王家将竹簧技艺作为一门手艺,世代相传。

  乐修大哥中学毕业后,跟随他父亲学习钻研竹簧制作雕刻技艺,成为第四代传人。在传承竹簧雕刻技艺的基础上,他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摸索出了解决竹簧在北方因气候变化而出现易裂、虫蛀、发霉等问题的方法,提高了作品质量与效率,不得不说是一种创新。

  

 

  八仙瓶

  他的作品构思独特,工艺精湛,造型优雅,美观大方,刀刀见功,惟妙惟肖,方寸之间,足见乾坤,灵性十足,充满诗意,充满和谐,充满祥瑞。

  

 

  竹簧雕刻成为乐修大哥的生命。他认为:竹如人生,刻刀有命。每一根竹子都为艺术而献身,不怕开水烫,不惧刀具刮,终将竹簧奉献给人类。而艺人的手中刀,再次让竹簧延续新的生命,千雕万刻,成就一件绝世珍品,呈现日月精华,天地灵气。每一件竹簧作品,少则数月,多则一年,是艺术的升华,刀工的修炼,人生的沉淀。尊重艺术,就是尊重生命。

  如何弘扬和传承京簧竹刻艺术,乐修大哥说,在10年前他将竹簧制作技艺传给了儿子王雷,已经成为第五代传人。雕刻艺术无止境,学艺必先学做人。到目前他收徒有20余人,在雄县职中也设立了工作室,他要求弟子在学习雕刻技艺的同时,学习传统文化,习练诗词书画,增强品德修养,提升艺术素养。

  

 

  工匠精神,德艺双馨。他的京簧竹刻《逸雅斋》先后荣获河北省百年老字号荣誉称号,雄安新区京簧竹木雕刻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

  田录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