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歌到剧!国内首部岭南渔歌音乐剧《渔家》成功首演!非遗传承新发展,惠东渔歌上舞台!
4月4日、6日晚,大型渔歌音乐剧《渔家》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开启首轮公演,反响热烈。该剧是全国首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东渔歌为基础的音乐剧,时长约2个小时,取材于惠东渔村的疍家故事,以海生一家三代人前途命运为背景,以女主角秋雁与男主角向岸的爱情为纽带,呈现疍家渔民由海向岸、奔向美好生活的巨大变迁。
从左至右依次为向岸(李白饰)、海生(杨毅饰)、秋雁(权琳丽饰)
音乐剧《渔家》由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惠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中共惠东县委共同主办,惠州市音乐家协会承办,惠州歌舞剧院进行演出,惠州市绘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担任运营工作与设计监制工作。
据了解,音乐剧《渔家》在题材内容和艺术表达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创新。从2023年1月10日开排至4月4日公演,短短的85天时间,完成了非遗与音乐剧的结合、古希腊戏剧与中国音乐剧的交融。
演出精彩落幕
经过台上台下一次次地精细打磨,《渔家》在4月4日迎来首演。演员们在舞台上呈现了一次近乎完美的演出:随着悠扬的音乐和起承转合的剧情,演员们通过精湛的动作、丰富的神情、深情饱满的唱腔等,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情感变换自如、饱满而细腻,将剧目演绎得非常精彩。
部分精彩剧照
疍家历史照进了现实
用艺术的形式讲好湾区故事
《渔家》的首轮演出不仅吸引了惠州当地市民观看,也吸引了广州、深圳、东莞等周边市区的观众。在《渔家》的演出过程中,每当原生态渔歌演唱结束时,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尤其以年轻人的掌声最为热烈,这体现出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认可,彰显文化自信自强。
多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除此之外,剧中秋雁与向岸相遇的桥段,台下不少观众都被感动落泪,观众如此热烈的反响,不仅给予了演员和主创团队巨大的鼓励,也是非遗文化走向人群中,迈出前进的一大步,为大众所接受、喜爱的体现。
观众纷纷记录精彩画面
受访的观众表达对音乐剧《渔家》的喜爱
中央文史馆馆员、著名词作家陈晓光现场表示:“惠州的基层文艺工作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将惠州特有的渔歌呈现在舞台上,这是应当和值得鼓励的。”
中央文史馆馆员、著名词作家陈晓光受访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观看演出后表示:“惠东渔歌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越听越好听。音乐剧将传统非遗与现代音乐剧相结合,在艺术上进行创新,是一种非常可喜的文化现象。”
在表达对渔歌由歌到剧的肯定之余,还表示:“千年的渔歌文化,有这么多年轻人来演绎,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音乐剧《渔家》给大家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享受。”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受访
以惠东渔歌为代表的广东渔家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月7日上午,大型渔歌音乐剧《渔家》创作提升研讨会在惠州市文化馆举行。来自省直文化系统、省音协和星海音乐学院的专家教授对《渔家》打造文艺精品,进一步优化提升作品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
羊城晚报《渔家》专刊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更需要我们好好发扬渔家文化吃苦耐劳、开放包容的精神,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与世界交往,用艺术的形式来讲好广东故事,讲好大湾区故事。文艺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守正创新、固本培元,倡导和培育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岭南文化气质,引领社会风尚。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对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作出部署,提出要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融入中华文化大美。历史川流不息,发展永无止境。当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渔家》实现渔歌传承从歌到剧的转变。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岭南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一幅“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的文化长卷,正在惠州大地徐徐展开。
扫码关注视频号
查看更多往期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