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艺术课”公益活动启动,作家章以武畅谈文学创作烟火味
7月3日星期六下午,“大师艺术课”系列公益分享活动第一期,在广州黄埔书院成功开展。活动由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广州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办,广州黄埔书院承办,并由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提供支持。本次活动邀请著名作家、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广州市作家协会原主席章以武先生作为主讲嘉宾,通过视频直播分享“文学创作烟火味”,吸引广大读者朋友在线观看学习。
作为祖国青年一代,更要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弘扬经典艺术美育,也正是我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最好的方式之一。为让更多青少年,尤其边远地区、农民工子弟学校的青少年,能够有更多渠道和机会接受良好的文化艺术美育熏陶,“大师艺术课”系列公益分享活动邀请文化艺术名家作为主讲嘉宾,传递优秀文化与艺术美育。
本次分享正式开始前,全国金话筒、全国最美志愿者任永全,代表主办单位送上活动启动的祝福致辞。中华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主题、形式与内容,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给青年成长增色,不仅关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关乎家庭社会的精神风貌,更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
活动分享中,章以武先生开篇指出,形象地反映生活是文学的根本特征,既然文学是反映生活的,文学作品必须来自生活,必须有生活的烟火味。他从自己创作电影剧本《雅马哈鱼档》、电视连续剧《情暖珠江》、中短篇小说集《朱砂痣》等的过程展开分享。
首先第一个问题,文学的创作一定要有一对爱的眼睛。作家必须有生活的激情,对生活非常热爱,只有热爱了才会发现生活的美,才能表现生活的美。很多年轻朋友不解,为什么作家到生活里体验一段时间就能写出文学作品,而他们长期在企业、工厂、街道,却没什么可写?章以武老师说文学创作是需要各方面条件的,人生的阅历、文化的素养、天赋的基因、个人的热爱,都极为重要。而且,需要有一对爱的眼睛,才会发现不足,思考生活的最闪光点和大美的东西。
文学创作,是一个人在书房一杯茶,是抽支烟冥思苦想,是一个人的上天入地、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一个人的张灯结彩。但背后,是一个作家心向上脚向下的巨大工程。心向上,是对大时代脉搏跳动,对大时代历史性巨变,对大时代中人生存状态和价值观的变化,作家要十分敏锐地去感知。作家必须是很灵动的人,必须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而不能是黑夜里的黑牛,眼前一片黑懵懵懂懂。
章以武老师结合自己创作《雅马哈鱼档》谈起,80年代我们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翻开新的历史一页。那时广州率先开放4个市场,成千上万的青年成为个体户,民营经济市场一片繁荣,社会百姓非常高兴和拥护。章以武老师当时就觉得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可以写,只是灵感和切口未找到。直到有次在街上偶遇自己一位曾经手脚并不怎么干净有前科的学生,非要请他打的去东方宾馆喝茶。这在当时是非常奢侈的事情。原来,因为改革开放政策好,这学生已是卖鱼的个体户,赚不少钱劳动致富,终于活得好好的像个人一样有尊严。这事给了章以武老师很大的震撼。后来,他又听到卖鱼档口的小青年非常自信、自豪地说,木箱子是装钱的,政府保护劳动所得,谁敢动他们赚来的钱,谁就蹲班房。这两件事调动了章以武老师脑海中生活的积累,不断地碰撞、发酵,终于写成5000字的短篇小说,然后写成获得“花城文学奖”的中篇小说,再后来被电影制片厂看中觉得是反映改革开放新生事物的好东西,又写成电影剧本,经典作品《雅马哈鱼档》诞生了。还有一次是在近两年,章以武老师参加大型文艺活动会议,了解到志愿者开自己车来接送,不拿报酬,甚至自己贴钱参加志愿活动。这让他很是感动,也让他感受到时代的美好变化。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确实要有一对爱的眼睛,去把握时代的脉搏,全身心深切地去感受时代发展的变化,发现生活里的美好,把它表现出来。
紧接着第二个问题,章以武老师说,要对现实生活有深情的关爱。一名作家,不能是生活的旁观者,更不能是猎人只为了猎取某些素材;应该是充满热情、神采飞扬、关心天下事、关心身边事。他以粤港澳大湾区相关内容创作为例,要想进行大湾区的相关创作,就要真正深入大湾区,去观察去感悟去体验大湾区人的理想和追求,去体会大湾区人们创业的艰辛,去感受那里的梦想与现实。否则写出来的作品,只是茶杯底下的风波。他以陕西作家柳青和路遥为例,告诉我们文学的创作要贴近生活,体会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无论是《朱砂痣》还是《暖男》,章以武老师举例详细分享了作品中的经典故事,都是来自于生活,展示着一个作家对生活所发生事情的深情关爱和关注,否则是不能引起人家共鸣的。
分享谈到第三个问题,文学创作要咬紧人物来写。一部好的作品要在矛盾纠结中写人,要体现矛盾纠结,要有鲜活的细节。搞文学创作,特别是小说创作,包括电影电视文学,最关键的是写人,要把人写活!有一句话很重要,“什么样的人就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所以写故事还是写人?一个勇敢的人,他就会发生勇敢的故事,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他就能够发生助人为乐的故事,一个卑鄙的小人,他就会做卑鄙小人的故事。如何表现矛盾纠结?好比要把胡同的门关死,让里边的狗咬得昏天黑地,人物性格、矛盾冲突便咬出结果来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十八相送、楼台会,《三国演义》里的空城计,《甄嬛传》里的勾心斗角,把愚蠢和智慧咬出来,把卑鄙和高尚咬出来,形象展示了文学创作中既要有人物的矛盾对立,也要有丰满的血肉细节。章以武老师曾经走访采风,顺德一小企业家,原是跟着牛尾巴的青年,拿出酒瓶和章以武老师说,你有文凭我有酒瓶,文凭加酒瓶就是高水平。这一细节是对知识力量的认知,给了他震动,背后发生许许多多的故事。还有一次去中山采风,发现带队的农民家中既养昂贵的盆栽,又有雅致的大钢琴,他全家都不会弹,他说买钢琴放在客厅是为了附庸风雅。说明洗脚上田的农民懂得钢琴是高雅的,有文化的象征。这些采风经历中的细节,让章以武老师意识到,乡镇企业家、农民正在精神换血、思想换血,这是一个巨大的观念变化。一个典型的好的细节,可以概括说明很多问题。
最后第四个问题,是很多人关心的文学创作有何诀窍?章以武老师总结两个:聪明的头脑加上坚持的笨功夫。文学创作需要作家对生活有深刻的观察力,需要作家对生活有得心应手的表现力,还需要作家对生活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三种力量缺一不可。所以文学艺术创作坚持难,就是难在这里。文学不同于其他艺术品种,比如钢琴、绘画、书法、唱歌等,里头有技巧性,只要勤加苦练,掌握技巧,有一颗匠心,就可以有些名堂。但文学是人学,社会上各种人物不同,描写难度很大。所以说在文学中,小说是艺术的母亲,创作难度大、坚持不易、成就感不易获得。创作这条路上是青灯黄卷,需要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非常困难。文学创作坚持很难,还难在语言关很难过。
从19岁开始创作,现在已过80岁,章以武老师仍在坚持创作。
据了解,“大师艺术课”系列公益分享活动将至少开展10期,邀请文化艺术名家作为分享嘉宾,包括作家、书法美术家、声乐歌唱家、戏曲艺术家、话剧艺术家、全国金话筒主持人、动漫艺术家、非遗项目传承人等。期待通过系列公益分享活动的开展,让更多市民朋友,尤其广大青少年,一起发现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不同艺术的熏陶美育,追求更有品味的美好人生,共同助力祖国精神文明建设与时代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