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中如何应对孩子的恐惧情绪
当你做噩梦的时候,亲爱的宝贝儿,试试看让梦里的怪物们穿上小红点内裤,扭起屁股,跳上一段可笑的舞蹈,好不好?
让孩子害怕的东西有很多。早期的、基础的恐惧感其实来自久远年代,是人类祖先在生存危机中不断进化得来的本能。比如怕黑,黑暗中容易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东西,却很难被发现;比如害怕突如其来的巨大声音,意味着有野兽或敌人来袭;比如害怕失去平衡、跌落。那么在亲子教育中如何应对孩子的恐惧情绪?
我第一次带孩子去玩攀岩的时候,他特别兴奋,飞快地往上爬,一下子就抵达了攀岩墙的顶端,可到了要抓紧保护绳跳下来时,他往下低头看了一眼:哇!这么高……立刻就害怕得要命。
随着孩子思维能力、想象力的发展,恐惧感也会变得抽象起来。
比如听闻远方的灾祸,一场台风、一起车祸,就想象自己身边也可能会发生类似的事;
比如等待打针时所想象的疼痛,远比最后真实经历的要严重许多;
比如独自呆在夜晚的房间里,尤其是开着一盏灯的时候,总觉得会有什么妖魔鬼怪从门背后、床底下冒出来……
有时候儿子在半夜里突然大声喊叫、猛踢猛打,但轻拍两下又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问他,就说是做了大噩梦。那时我们刚读了一本绘本:《我的壁橱里有个大噩梦》。他不记得噩梦的具体细节,就从书里引用了那个词来描述。所以,从积极的角度讲,恐惧感的变化正反映出孩子思维的发展。
接纳与抚慰
我做亲子教育咨询时,经常会碰到家长来问:孩子太胆小,该不该逼他去做一点能“练胆子”的事儿?其实从我的角度来看:“胆小”是一种评判,而“恐惧感”是一种客观存在。
首先,每个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恐惧的对象都有可能不同。我们要做的是观察他:害怕什么,为什么会害怕?
其次,小孩子的恐惧都是真实的,而且这种情绪上的反应都与身体上的感受、生理上的变化息息相关。我们不能从成年人的角度去评判,乃至否定他的恐惧感。
比如从我的角度,我会觉得自攀岩墙的顶端往下跳完全没问题:安全绳很结实,背后有专门装置帮你减缓下落速度,你还可以面对岩壁,用脚轻轻地蹬来控制下落的节奏……但这些是我这个已经具备了相当掌控力的成年人的判断,而且都是理性的思考,丝毫不能缓解孩子的情绪。
孩子并非胆小,只是从未经历过,没有任何具体、直接的体验与经验可以依凭,所以他的直觉反应就是:从这么高的地方跳下去,太可怕了!这时候不光是讲道理(保护绳很结实、下落速度很慢的,或动作的技术要领应该是怎样),还是劝说(你看旁边的小朋友跳下来,没有问题的),都没有用。你需要转到孩子的角度去体会:如果我从来都没有从这么高的地方往下跳过,第一次经历真的是会害怕的啊!然后,你的心态就平和了,你就懂得跟他讲:站在那么高的地方往下跳,你很害怕,我能了解。
我还遇到过一位家呵斥孩子:“前一次来你都不害怕,怎么这一次就害怕不敢跳了?”这话听起来好没逻辑,每一次经历对孩子来说都是独特的,状态不同,感受也会不同。你以为他是特别“胆小”,但其实他表现出来的不过是平常的、正常的恐惧感。所以,请换位去体会,不要居高临下地评判。
当我站在孩子的角度,帮他表达出恐惧感之后,他开始抽泣起来。
渐进与突变
我问迟迟不肯往下跳的儿子:“那你要怎么办?”我跟他讲,现在你一个人在顶上,妈妈没办法实际地帮到你,你只有靠自己。不过我会站在底下,如果你下来的时候,我会努力来接你、保护你。如果你准备好了,就说一声。然后我站在那里,不再催促。他哭了一会儿,开始四下打量,小心翼翼地活动手脚,尝试各种姿势,有几次我差点忍不住要喊:“就这样,松开手,去握紧安全绳,跳下来吧!别磨蹭了……”但“磨蹭”也是一个评判,而孩子的恐惧感仍然浓稠地包裹着他。
在某个时刻,在很多次最终放弃、退缩的尝试之后,儿子忽然间松开了紧紧扒住岩壁的双手,落了下来——很笨拙地、背对着攀岩壁落下,差点撞到凸出物;我依约去接他、将他抱入怀里。
出乎意料地,他没有哭,也没有表现出委屈或恼怒,一翻身说:“我还要爬!”
所以你看,小孩子并非“天生胆小”,他们的恐惧是对当下情境的真实反应,而时过境迁,恐惧也就烟消云散了。反倒是我跟他讲:你要克制一点,先爬一小段,然后就练习跳下来。因为刚才那次,其实是情急之下的不得已,虽说最后的落地给了他一点积极体验但整个过程仍是混乱的,缺乏掌控的,在这种状况下他的恐惧感并不会消除,他需要有更多的正向体验。
“循序渐进”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而从孩子攀岩的经历中我忽然体会到:这其实是个不断累积正向体验的过程,累积到一定程度,形成身体记忆与大脑直觉,掌控感萌生,恐惧就消失了。
事实上,人类全部的恐惧对象归根结底,就是“失控”:失去对身体的控制(受伤)、失去对生命的控制(死亡)、失去对自由的控制(专制)。但当一切都在掌控中时,要么世界变得极其狭窄,要么就归于死寂,不再有新变化的可能性。所以我们终其一生,都将在控制与失控、安全与恐惧、稳定与可能性的矛盾中寻找平衡。但这道理对5岁的孩子尚无法解释清楚,所以我选择给他一个拥抱,对他说:当你下次遇见大噩梦时,试试看让梦里的怪物穿上小红点内裤,跳一个舞。
他想象着那种情景,大笑起来。笑,是我们应对恐惧感的好工具。
教育孩子是门艺术,如果你不懂得教育孩子的规律,就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效果,千辛万苦的把孩子培养成你不想要的样子。博瑞智专注家庭教育十五年,《铸造子女成功未来——优秀家长训练营》已经帮助十几万名家长获得优秀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度过难关,顺利成长。如果您在教育子女方面有任何的困惑,都可以在线咨询亲子教育顾问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