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水乡小巷,发扬吴地民俗

中国文化网-网络文化工作网 rwddl8 2022-08-28 09:04:22
浏览

  北京科技大学山海调研实践团于暑假期间来到江苏省苏州市东山镇、胥口镇进行实地走访,并先后采访东山镇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金惠华先生、苏州博物馆研究员沈建东老师、胥口镇蒋家村猛将会传承人蒋培元先生,开展太湖流域猛将民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能性的实践调研,以青春足迹赋能民俗发展。

  

 

  图为学生走访东山杨湾村。

  刘猛将,一般被认为是驱蝗神,同时也是太湖流域村民、渔民的守护神。刘猛将原身本无定论,但基本可归纳为三种说法:一是宋朝抗金名将刘琦,二是元朝将领刘承忠,三是驱蝗孩童刘猛将。在苏州东山镇与胥口镇,村民间广为流传的是驱蝗孩童刘猛将的传说。

  新时代下,猛将民俗已经有了初步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发展,例如以猛将会等形式增强村民凝聚力、将新时代社会主义价值观以民俗活动传递给村民等。但猛将民俗仍缺少纵深且具有突破意义的创新,仍基本局限于江南一隅,更未能引起游人注意,从而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

  资料收集完毕,实践团先后前往东山镇杨湾村、潦里村、新潦村,与当地村委干部沟通后,深入村庄进行实地走访。走访过程中,实践团先沿巷随机采访了当地的居民,向其询问“抬猛将”、“闹猛将”等习俗的传承情况。村民们表示,猛将民俗的举行情况目前并不令人担忧,恢复猛将堂以来几乎每年都会举行盛大活动,活动井然有序,家家户户也都会派人参加,只是参与者以老人为主,年轻人对猛将民俗的兴趣仍然不高。谈及此,老人们深感遗憾,但仍表示有部分青少年愿意参与到猛将民俗中,猛将民俗的传承也并非后继无人。

  

 

  图为学生参观苏州民俗博物馆。

  一番交谈后,村民们取来钥匙,为实践团打开了猛将堂的木门。古朴的木门开启,村民们一边带领学生入堂参观,一边为学生们讲解堂中摆放的物品:抬猛将时用的木椅、表演队伍用的大鼓、荡湖船用的“小船”、写着“肃静”“回避”的行牌……这些民俗物件既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特点,又蕴含了东山镇的历史传统。学生们在杨湾村民们的介绍中,切实体会到了猛将民俗在太湖流域百姓心中的地位以及猛将民俗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感受到了传承与发展猛将民俗的必要性。

  通过实地调研与分析讨论,实践团成员们一致认为猛将民俗活动时间较短,冬季集中于正月初一至十五,夏季则只有农历六月二十四会有相关活动。古老民俗的时令性使其难以转化成有效的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各处猛将堂较分散、规模小、地理位置较偏僻,游人难以找寻,各类地图软件上也极少标注猛将堂、上天王府等地址。空间限制则使猛将堂难以进行大规模改造设计,形成合力资源。最后是认知限制,问卷调查显示,有很大一部分90后、00后认为民俗是落后于时代的文化,民俗活动则可有可无。

  为对猛将民俗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现状有更深入更专业的认知,实践团来到了东山镇奋进馆,与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奋进馆馆长金惠华先生进行了交流。金馆长向实践团成员讲述了自己带领东山人于二十一世纪初重新拾起猛将民俗的历程,并点明了猛将民俗由于受到时令性限制,以往的创新转化遇到了不少挫折。

  在与金馆长的交流中,实践团成员提议将猛将民俗简化,增加趣味性和竞技性,开发相关团建活动,可以将“猛将抢会”改为合作式休闲体育项目,将“猛将巡街”与荷花节相结合改为时令性旅游项目;同时,进行多元宣传,结合动漫、文创、故事集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造多渠道多手段的传播平台。实践小组目前也已尝试对猛将形象进行文创设计,将东山的碧螺春、太湖三白、荷花节等元素融入其中,初稿获得了一致好评。

  

 

  图为神话与民俗讲座现场。

  在对猛将民俗有了较深认知后,实践团展开了宣讲活动。实践团联系到丰坡小学,为当地的留守学生讲述民俗故事,科普神话故事。实践团从民俗源头、民俗发展方面向孩子们介绍民俗人物及活动,在令同学对民俗具备初步、完善民俗概念的同时融入了苏州猛将民俗的故事。实践团更在所挑选的几个民俗故事的讲述中穿插中优秀民族精神,以故事传递精神,以人文铸就信念。

  

 

  图为学生与金馆长在东山奋进馆前合影。

  民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活动。而吉祥民俗则承载着先人无数的美好祈愿与向往,自有其独特之处。积极的民俗活动不应被人们忘记,先人的殷切盼望更应有后人继承,北京科技大学山海调研实践团本次社会实践的主旨与正是如此——于乡野间挖掘被人们遗忘的历史人物,尽可能去还原一段被尘封在历史中的、或深藏于市井的民俗活动,同时利用自身所学知识探寻民俗资源创新转化的可能,将民俗更好传承、更广传播、更深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提升国民文化自信。